日程 |
7月24日 下午 |
||
会议报到 |
正定国豪大酒店(河北省正定华安西路37号) |
||
晚餐 |
地点:负一荔园餐厅 | ||
日期/时间 |
7月25日 |
||
7:00– 08:30 |
早餐 |
地点:负一荔园餐厅 | |
08:30 – 08:40 |
会议致辞 |
地点:二楼多功能厅 | |
08:40 – 12:15 |
会议报告 |
地点:二楼多功能厅 | |
10:15 – 10:35 |
会议合影 |
||
午餐 |
地点:负一荔园餐厅 | ||
14:00 – 17:55 |
会议报告 |
地点:二楼多功能厅 | |
18:00 |
晚餐 |
地点:一楼豪庭 | |
日期/时间 |
7月26日 |
||
07:00 – 08:30 |
早餐 |
地点:负一荔园餐厅 | |
会议报告 |
地点:二楼多功能厅 | ||
12:20 – 14:00 |
午餐 |
地点:负一荔园餐厅 | |
14:00 – 17:55 |
会议报告 |
地点:二楼多功能厅 | |
18:00 |
晚餐 |
地点:负一荔园餐厅 | |
日期/时间 |
7月27日 |
||
07:00 – 08:30 |
早餐 |
地点:负一荔园餐厅 | |
08:30 – 12:05 |
会议报告 |
地点:二楼多功能厅 | |
12:05 – 14:00 |
午餐 |
地点:负一荔园餐厅 | |
14:00 – 16:00 |
自由讨论 |
地点:二楼多功能厅 | |
18:00 |
晚餐 |
地点:负一荔园餐厅 | |
日期/时间 |
7月28日 |
||
离会 |
会议报告安排
7月25日上午
时间 |
报告人 |
题目 |
8:30 – 8:40 |
会议致辞 |
|
|
||
8:40-9:00 |
陈孝钿 |
双周期脉动变星的研究 |
9:00-9:15 |
张泽浩 |
Granulation in Red Supergiants: The Scaling Relations |
9:15-9:30 |
代敏 |
大小麦哲伦星系中红超巨星的双星比例 |
9:30-9:45 |
李志文 |
近邻星系的红超巨星和渐近巨星支星的认证 |
9:45-10:00 |
张琳 |
Feasibility of Identification of red supergiants from light curves |
10:00-10:15 |
李颖 |
The Metallicity distribution in LMC and SMC based on Tip-RGB |
10:15 – 10:35 |
合影,茶歇 |
|
|
||
10:35-10:55 |
雷振新 |
基于LAMOST光谱的热亚矮星质量分布 |
10:55-11:15 |
张孟飞 |
银河系中心的恒星活动及其反馈过程 |
11:15-11:30 |
巨洁 |
LAMOST光谱库中蓝水平支星的研究 |
11:30-11:45 |
黄启宸 |
Estimation of the flux at 1450MHz of OB stars for FAST and SKA |
11:45-12:00 |
霍振燕 |
LAMOST光谱库中的早型星研究 |
12:00-12:15 |
张倩 |
LAMOST DR7低分辨率光谱库中经典Ae星的研究 |
7月25日下午
时间 |
报告人 |
题目 |
|
||
14:00-14:20 |
张泳 |
Can H2 be formed in FLIERs of planetary nebulae? |
14:20-14:35 |
欧阳旭甲 |
搜寻星周环境中的原子氢 |
14:35-14:55 |
中岛淳一 |
Finding high-velocity component in CSEs using circumstellar maser databases |
14:55-15:10 |
文静 |
Mass-Loss Rate of Highly Evolved Stars in the Magellanic Clouds |
15:10-15:25 |
敖依娜 |
IRC+10216是否是颗典型的富碳AGB星? |
15:25-15:40 |
蔺俊茹 |
Infrared Emission Spectra of R Coronae Borealis Stars |
15:40-16:00 |
茶歇 |
|
|
||
16:00-16:20 |
李军 |
Far-infrared dust opacity in dark clouds |
16:20-16:40 |
孙明旭 |
高银纬尘埃云的识别与研究 |
16:40-16:55 |
张哲 |
对超新星遗迹质量的研究 |
16:55-17:10 |
赵韵宁 |
高银纬区域银河系卷云的认证和多波段性质研究 |
17:10-17:25 |
邓安林 |
M31星系中PAH的性质研究 |
17:25-17:40 |
刘晓鹏 |
A three dimensional map of the Milky Way based on OB-type stars from LAMOST DR7 |
17:40-17:55 |
叶烁 |
Deep learning interpretable analysis for carbon star identification in Gaia DR3 |
7月26日上午
时间 |
报告人 |
题目 |
|
||
8:30-8:50 |
王舒 |
银河系Rv消光规律的变化 |
8:50-9:05 |
邵珍珍 |
基于Spitzer光谱的硅酸盐尘埃消光研究 |
9:05-9:25 |
王钰溪 |
M31的消光图 |
9:25-9:40 |
王倩 |
“异常”星际消光的尘埃模型研究 |
9:40-9:55 |
黄博文 |
银河系尘埃消光的精确改正 |
9:55-10:10 |
杨栋梁 |
紫外内禀色指数的测定 |
10:10-10:30 |
茶歇 |
|
|
||
10:30-10:50 |
严人斌 |
Spectroscopically Mapping Our Milky Way and Nearby Galaxies with AMASE |
10:50-11:10 |
任逸 |
近邻星系的恒星形成历史 |
11:10-11:30 |
冯帅 |
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s-phase Metallicity and Gas Kinematics |
11:30-11:50 |
尹君 |
Linking the Metallicity Enrichment History to the Star Formation History: a SFH-regulated Chemical Evolution Model and Its Implication on the Gas Cycling Process |
11:50-12:05 |
卢家风 |
盘星系的尘埃几何:趣多多模型 |
12:05-12:20 |
张百松 |
基于深度学习的M31星团证认 |
7月26日下午
时间 |
报告人 |
题目 |
|
||
14:00-14:20 |
刘佳明 |
A bubble structure of Taurus |
14:20-14:40 |
赵赫 |
The Gaia DIB in Nearby Molecular Clouds |
14:40-15:00 |
杨旸 |
对一个內落源样本的成图观测 |
15:00-15:20 |
周平 |
超新星遗迹对分子云的多渠道反馈 |
15:20-15:35 |
曹哲泰 |
3D structure and extinction law of nearby molecular clouds |
15:35-15:50 |
梅娟 |
基于Gaia,2MASS和TRILEGAL银河系模型的分子云距离测量方法 |
15:50 – 16:10 |
茶歇 |
|
|
||
16:10-16:30 |
陈志维 |
利用红外星光偏振研究分子云的磁场 |
16:30-16:50 |
曾曙光 |
与红外尘泡成协的分子气体研究 |
16:50-17:10 |
黄瑶 |
基于YOLOv5s和DPC的分子云团块检测方法 |
17:10-17:25 |
罗骁域 |
基于半监督深度学习的分子云团块证认方法 |
17:25-17:40 |
周威 |
Episodic Molecular Outflows from the Early-phase Outbursting High-mass Protostar M17 MIR |
17:40-17:55 |
曾光亚 |
太阳邻域分子云的运动学性质研究 |
7月27日上午
时间 |
报告人 |
题目 |
|
||
8:30-8:50 |
武朝剑 |
W80天区的中分辨率光谱观测 |
8:50-9:05 |
张聪聪 |
星际空间中多环芳香烃的共同演化 |
9:05-9:20 |
胡潇毅 |
实验室研究含氨基酸类生命物质的大质量团簇离子的形成与演化 |
9:20-9:40 |
汤泽远 |
含非简谐效应的硅酸盐尘埃红外光谱的理论研究 |
9:40-9:55 |
马琳 |
基于LAMOST中分辨率星云巡天数据的银河系HII区研究 |
9:55-10:10 |
宋子文 |
带孔多相模型模拟碳链分子形成 |
10:10 – 10:30 |
茶歇 |
|
|
||
10:30-10:50 |
邱建杰 |
21微米源中的气态分子研究 |
10:50-11:05 |
孙浩民 |
一个21μm源的化学分层结构 |
11:05-11:20 |
葛东庆 |
S36的磁场研究 |
11:20-11:35 |
冯浩然 |
Revisi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Velocity Dispersion and Spatial Scale of Molecular Gas in the Milky Way |
11:35-11:50 |
杨帅帅 |
六分仪座和玉夫座矮星系元素的天体物理来源 |
11:50-12:05 |
涂天宇 |
超新星遗迹W28中激波和宇宙线的化学 |
7月27日下午
时间 |
报告人 |
题目 |
|
||
14:00-16:00 |
参会代表 |
自由讨论 |